关于就业、医疗、家政、托育等民生问题 权威回应来了!

2021-10-21 10:06:39    证券日报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10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0月份新闻发布会,对就业、医疗、家政等社会民生领域相关问题进行了官方解答。

   10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0月份新闻发布会,对就业、医疗、家政等社会民生领域相关问题进行了官方解答。

  促就业、保就业、稳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介绍,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精准发力,我国就业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首先,城镇调查失业率方面,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是5.5%左右,今年前9个月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其中,9月份为4.9%,同比、环比分别下降0.5和0.2个百分点,是2019年以来的新低。其次,城镇新增就业方面,年初确定的目标是新增1100万人以上,前9个月已完成1045万人,占年度任务95%。三季度末,外出农民工总量18303万人,比二季度末净增70万人。

  与此同时,当前就业领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从宏观经济看,当前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稳定经济运行的困难挑战在增多,特别是三季度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落,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从就业本身来说,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突出抓好三件事:

  一是稳定增长促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要努力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把就业的“蛋糕”做大。我们将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及时稳定市场合理预期,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避免短期内大起大落,为促进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助企纾困保就业。将会同有关部门一道,加强对惠企政策的宣传解读和督促指导,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是聚焦重点稳就业。将重点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进一步强化就业帮扶,完善就业服务,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稳住就业基本盘,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

  破解青年就业难题

  青年就业事关民生改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未来。近年来,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一直面临不小压力,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一直偏高。

  哈增友表示,这既有总量因素制约,又有结构性因素影响。一方面,青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以今年为例,高校毕业生就达到909万人,同时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减招慎招的现象,招聘形势相对紧张。另一方面,青年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供需脱节、人岗不适、“慢就业”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针对青年群体就业,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高质量就业,围绕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发更多适合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二是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将继续建好双创示范基地,办好双创活动周,用好创业担保贷款,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三是紧紧瞄准市场需求,持续提升青年群体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储备,最大程度地实现人岗相适,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之所以要扩容,是因为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比较少;之所以要区域均衡布局,是因为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北上广”、集中在省会城市,具体表现在“‘北上广’医疗水平与世界一流还有差距”“省会城市与‘北上广’又有差距”“地市与省会城市差距比较大”。因此,“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卫生健康领域重点做两件大事,一个是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一个是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具体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针对“北上广”医疗水平与世界一流还有差距的问题,揭榜挂帅、择优选拔,支持建设若干个综合类、专科类、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以临床医院为牵引,调动聚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发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等方面力量,围绕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临床医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走在前列,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设备、疫苗、医学数据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努力打造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

  二是针对省会城市医疗水平与“北上广”差距大的问题,围绕“大病重病不出省”的目标任务,通过支持高水平医院到各省建设分院、分中心并实现同质化的方式,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今年在现有8个试点省份的基础上,扩增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12个中西部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力争每个地区年内至少启动一个项目。同时,在原有30家高水平输出医院的基础上,再增加31家输出医院,提高优质医疗资源输出能力。到2022年完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国范围的规划布局,“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推动群众危急重症、疑难病症基本在省域内得到解决。

  三是针对地市医疗水平与省会城市差距大的问题,聚焦“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的任务要求,支持引导省会城市和超(特)大城市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模式,向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市输出,以省为单位网格化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推进普惠托育各项工作

  今年上半年,中央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等重大部署,并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欧晓理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在有力推进普惠托育各项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压实地方责任。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与卫健委一起指导各地基于当地人口实际,将“每千人口拥有4.5个婴幼儿托位数”的指标逐年分解到位。同时,督促各地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强化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要素保障。

  二是加强投资引导。继续实施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

  三是做好示范引领。大力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以城市为单位整体推进托育服务能力建设。

  四是支持多元发展。推动“小而美”“小而精”的社区托育点建设形成托育服务网络和体系,引导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

  家政服务业迎来发展黄金时期

  欧晓理表示,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推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方面,出台系列配套政策举措,重点是深入实施“三大行动”,积极推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确定32个“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各地确定175个领跑企业、104个领跑社区、68个领跑学校,行业发展的“头雁效应”逐步显现。同时,研究制定《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1—2023年)》,目的就是要促进家政服务业品牌化、规范化发展。

  二是深化家政服务领域信用建设专项行动。实施《关于开展家政企业信用建设的行动方案》,开展家政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进家政信息公示工作,督促有关家政企业开展信用修复,要求市场主体“说到做到”、服务“童叟无欺”,筑牢家政信用“护城河”。同时,还组织“诚信家政建设万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

  三是深化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加强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据统计,全国累计培训超过500万人次。支持全国22个家政相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2020年,全国新设家政相关专业点53个,目前全国共有122所院校开设125个家政相关专业。长短结合、覆盖职业全周期的家政服务培训体系逐步健全,“无培训、不上岗”已成为行业共识。

  除“三大行动”外,多措并举提高家政企业抗风险能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减租降费、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等财税支持政策。在“信易贷”和国家1万亿信用贷款中,向金融机构提供家政企业信贷白名单。推动家政企业发展“互联网+社区”新生活服务,推动家政行业复苏。同时,搭建融合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家政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工作。推动举办首届全国性家政博览会,搭建家政行业交流展示平台。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小、乱、散”现象得到较大改善,市场信心得到极大提振,家政服务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期。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