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更适合诺贝尔和平奖吧”

2010-06-22 10:24:11    外滩画报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2005 年,由于在“博弈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罗伯特·奥曼与84 岁的美国教授托马斯·谢林共同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谈及获奖,善谈且幽默的奥曼半开玩笑地说道:“或许我更适合诺贝尔和平奖吧。”

  2005 年,由于在“博弈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75 岁的以色列教授罗伯特·奥曼与84 岁的美国教授托马斯·谢林共同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谈及获奖,善谈且幽默的奥曼半开玩笑地说道:“或许我更适合诺贝尔和平奖吧。”“要知道,拿诺贝尔和平奖的人一般都是因为他们始终坚守某些崇高的理想;而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则都是因为他们创立了某些先进的机制。我认为,尤努斯的贡献是他发明了一套先进的小额贷款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更适合拿诺贝尔经济学奖。”

  对于以色列教授罗伯特·奥曼(Robert J Aumann) 来说,2005 年10 月10 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那是秋日里晴朗的一天,和往常一样,一大早,他便来到位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yof Rationality) 小小的办公室上班。中午时分,他突然接到一个从欧洲打来的电话,“请问,这里是罗伯特·奥曼教授的办公室吗?”

  “是的,我就是罗伯特·奥曼。”“教授,这里是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我们打来电话,是关于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哦,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你?”

  “事实上,我们是想通知您,我们已经决定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您和托马斯·谢林教授……”由于在“博弈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75岁的奥曼与84 岁的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授谢林共同获得200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哦,好的,谢谢您,我很高兴。”奥曼平静地放下电话后,便径直走入与办公室连接的小屋内,反锁上门,静静地呆了一会。10 分钟后,当他从小屋出来,才发现自己快要被祝福的人群湮灭了:朋友们从各地打来祝福的电话,全世界的媒体都往他的办公室打电话询问采访事宜,而他的那些大学同事们则纷纷来到办公室向他表示祝贺。在不得不与这些祝福的人群寒暄一番后,他发觉自己必须快点回家换上一套西装,参加立刻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天哪,我为什么要换一套西装?好吧,既然学校要求我这样做,我还是换一套吧。”他向来自诺贝尔基金会的记者抱怨道,按照惯例,每年所有的诺贝尔奖得主都会在第一时间接受诺贝尔基金会的简短电话采访。

  “那真是有趣而混乱的一天,要知道,当皇家科学院的人打电话给我时,我还以为他们只不过是希望我能给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做一些建议呢。”眼前这个须发皆白的博弈论大师,一边小口啜着以色列咖啡,一边笑呵呵地评价道。

  “出名是件好事”

  5 月6 日,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举行馆日活动,以色列组织了包括经济部长、环境部长在内的高规格代表团访问上海,身为以色列最杰出的学者,罗伯特·奥曼教授作为代表团重要成员到访世博。

  采访奥曼教授是一件既困难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这位已80 岁高龄的诺奖获得者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数学家,他身兼数个顶尖学术机构的重要头衔(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以色列科学与社会院院士、英国社科院院士、国际计量经济学院会士等),走到哪里都被人包围,原本预定好的专访被数度打断;另一方面,他亲切随和,善谈且幽默,当他眉飞色舞地引经据典时,往往会逗得身边的工作人员哈哈大笑;讲到兴之所至,他索性将数度催促的工作人员锁在门外。采访结束,他坚持与在场所有人一一合影留念。

  奥曼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同事、以色列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瑟久·哈特(Sergiu Hart) 评价奥曼是个顾家的男人,对人体贴且兴趣广泛,“他不是那种将自己封闭在象牙塔里的理论学者,他对于真实生活的现象和问题都感兴趣。对于罗伯特·奥曼教授来说,他对于滑冰、爬山和亲自下厨的喜欢程度丝毫不亚于解决一个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或者证明一个深奥的定理。”

  滑雪是奥曼最喜欢的运动项目,2004 年末,哈特曾客串过一回记者,对奥曼进行了一次长达三天的采访。在那次采访中,奥曼对同事坦承了他们全家对于滑雪的热衷,“只要一有空,我们全家就会跑到内华达州的群山中去游泳、滑雪,那里的景色真美,要不是实在与相对论扯不上关系,我都想将那里的景色收入到我的研究论文中去。”

  大约一年后,当瑞典皇家科学院通知奥曼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有人曾问他怎么庆祝,“我要去好好地滑一场雪。”他想也不想便回答道。

  作为2005 年度的诺贝尔经学奖获得者之一,奥曼与谢林分享了当年高达130 万美元的奖金。那年,除了滑雪,他还自掏腰包请整个家族的人去瑞典观礼,“这可花了我一大笔钱!”他笑称,事实上,每年诺奖获得者可拿到的奖金并不如外界想象的多。

  与多数诺奖获得者一样,自2005年获奖后,奥曼发现自己的名字比以前更受关注,“如果不是因为那个奖项,我怎么会被邀请来参加今天的活动(世博以色列馆日)?你们又为什么要采访我?”他这样反问记者。不过,这个本性温和并不乏幽默的学者似乎非常享受在镁光灯下的生活,“出名并没有什么不好,诺贝尔奖是发生在我生命里最好的事情了。”这个因研究“博弈论”而获奖的经济学家对于名利的看法也颇有几分“博弈”的味道,他以自己在1990 年代访问印度时看到的一则有趣广告向我们解释名气对于科学家的意义所在:“一个不做广告的好产品,就好像黑暗中身边躺着的一个美女。”

1 2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3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