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颂森: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电压测试设备企业

2013-07-23 10:36:01    《财富与人生》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楼颂森素日喜欢读书,且涉猎广泛,从人物传记、武侠小说到一些科技方面的书籍,每每弄到一本书,都爱不释手,读得如醉如痴。

        “高考,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对我整个人生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高考,我就没有现在的事业,也没有我现在的幸福家庭。”——楼颂森

        1959年1月17日,楼颂森出生于上海的一户普通人家。父亲在他出生10个月的时候就被外派到外地做石油勘探工作,每年只能回家一次,母亲也从来不娇宠他。楼颂森常觉自己是个幸运儿,1976年中学毕业,恰逢最后一批上山下乡,被安排在了上海郊区的一个农场上班,不仅离家近,关键的是还能有时间看书学习。

        楼颂森素日喜欢读书,且涉猎广泛,从人物传记、武侠小说到一些科技方面的书籍,每每弄到一本书,都爱不释手,读得如醉如痴。读书成了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唯一的娱乐和精神享受。多年后,当楼颂森被问及为何他当年在高考中能脱颖而出的秘诀时,他谦逊而又认真的回答道当年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而已。

        1977年全国迎来了恢复高考的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楼颂森喜出望外,抓紧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温习功课,备战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78年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当时的那一大批同毕业的中学同学中,楼颂森也是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幸运儿。楼颂森感言:“我是时代的幸运儿,在我的人生中赶上很多次社会转型的重大时期,承蒙机遇垂青,每每总能抓住机会,作为一名党员,我对党和人民,常怀感恩之心”。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都说恢复高考后的那几届大学生是最勤奋和刻苦的。刚踏进大学的时候,楼颂森只有19岁,楼颂森回忆道:“班里当时总共40多个同学,大的32岁小的才16岁,大家暗地里都憋了一股劲,对知识的饥渴和热望,就像久旱逢甘露一样,对学习机会的珍惜和努力,让每个同学都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甘落后的楼颂森为此经常熬夜挑灯夜战,复习预习功课,阅读相关的科技著作,楼颂森四年的大学生活,几乎都是在教室、图书馆度过的,四年的学习生活,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今后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楼颂森回到了上海,从1982年8月至1990年3月在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工作,开始了技术工作生涯。楼颂森在31岁时,机缘巧合下,深思熟虑后放弃了上海熟悉的生活和工作,毅然决然地来到北京,开启了他人生的一段新的旅程。

        楼颂森是一个对生活和物质没有太多挑剔和要求,比较随遇而安的人。初来北京也“北漂”十余载过,直到十多年前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之前都是和妻子孩子挤在岳父岳母家,蜗居在一个十余平米的小房子里,日子过得合合美美,其乐融融。楼颂森对此传授相处之道:“贵在求同存异,谦让和包容,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会相处的和谐。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公司,一个社会,都是同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把家里管理的井井有条才能把团队带好,才能把公司管理好。”

        “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是一种力量。”

        楼颂森有一个坚持了数几十年如一日的好习惯——记工作日志。楼颂森的父亲当过兵,在部队养成了写革命日志的习惯,幼时的楼颂森经常会在家里的墙角翻看父亲写的好几摞的革命日志,在父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楼颂森在上中学起就开始坚持每天写学习日志,工作后又开始写工作日志,从最初的手写开始到现在用电脑写,就像一个戒不掉的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楼颂森感慨道:“习惯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它让别人觉得很难坚持的事情变成了像吃饭喝水那样的必不可少,不用强迫自己必须去做什么,而是你不做总觉得少点什么。”

1 2 3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