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战略有效性遭质疑:张瑞敏承认船大难掉头

2013-08-26 11:15:45    《中国企业家》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中国的国情以及依附其上的本土制造业,容易令西方学者目眩神迷,就如迈克尔·波特对张瑞敏所言:“我并不担心海尔的创新,我担心的是,在中国环境下,海尔的创新能不能成功。”

  《中国企业家》:海尔在国际上的布局也很多,在国际化的发展上,如何发挥平台的作用,如何用自主经营体组织的方法推进?

  张瑞敏:国际化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我们现在还是希望,能够实现全球化当中的本土化,所以现在比较多的还是在美国地区、欧洲地区推进,组成当地人的团队,由当地的团队来推进,现在的问题,如何让这些当地人比较好地理解海尔文化,在家电这个行业里,国际品牌比较多,行业整体上对互联网文化的热衷,我出去在全世界转一圈感觉并不是那么强烈。有的就是国际名牌,觉得出来不愁卖,白电这么多年也没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所以也能过得去,怎么在国际化上对互联网进行结合,现在还是距离比较远的。

  《中国企业家》:今年4月份我们去了一趟美国,麻省和哈佛都去了,后来有教授说,跟中国的海尔公司有一个比较大的合作,是按照互联网的规则来改造企业。

  张瑞敏:不只是这个,世界很多大学的研究机构和我们都有一些合作,麻省我还去过,跟他们院方的领导都谈过,谈的很好,不说签什么大的协议,就是这种合作方向。比如说你们技术研究这个能力很强,我们搞产品。打个比方,一台洗衣机,我的用户绝对不是买一台洗衣机,他要买的是一件干净的衣服,所以你如果能够研发出来一个技术,不要洗衣机了也能让衣服干净。那用户为什么摆一个大家伙在那儿嗡嗡转?他们说对,有可能用纳米涂料涂在衣服上,不沾灰也挺好,就是这个意思。和麻省合作,绝对不是让你帮助我改进洗衣机,一定是研究一种突破性的东西,他们也说,其实我们有很多技术研究的成果,我们也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把它产品化,那不是我们的专项,我们就希望把这个技术卖出去,或者把这个技术转移出去,正好大家可以合作。

  《中国企业家》:其实互联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你的考验是不是要快速去跟上这种变化?

  张瑞敏:其实它的变化是太快了,微博后来是信,信后面还有什么,肯定不会它就到头了。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它到最后一定是网络的个人化,个人的网络化,这是个基本原则,不管你怎么变化,只不过这个速度可能更快。

  说很容易,做很难。我们提出人单合一转型八年了,有的时候走了弯路,有的时候走错了,有的时候走两步退一步。为什么呢?第一人的观念不改变,不是一下就能改过来的,改了可能有回潮,再一个就是牵扯了很多人的利益,国家层面的利益分配不好解决,企业也是一样,只不过范围小而已。有很多人本来在薪酬各方面都不错,位置也比较安逸,比较高,一下子扁平化了没了,这个会牵扯非常大的。

1 2 3 4 5 6 7

人物
人物名称:
总裁指数:
总裁指数涨跌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