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并购的罗斯柴尔德模式

2016-07-11 14:05:27    中华网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由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价值低估以及代理理论的长足进步,企业兼并收购理论和实践发展非常迅速。多数人第一次了解罗斯柴尔德集团,源于《货币战争》一书,书中把其家族描绘得十分神秘......

  如今中国的很多企业,不是在对国际资产进行兼并收购,就是在兼并收购的路上。

  由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价值低估以及代理理论的长足进步,企业兼并收购理论和实践发展非常迅速。多数人第一次了解罗斯柴尔德集团,源于《货币战争》一书,书中把其家族描绘得十分神秘,资产甚至大于比尔·盖茨和美国的一些IT财富拥有者。实际上,从1849年开始,罗斯柴尔德集团已经跟清朝政府做商贸交易往来,1994年和1998年分别在上海、北京设立了代表处。

  作为元老级别的“顾问”,罗斯柴尔德国际投资银行大中华区主席俞丽萍女士把传说中的“神秘家族”带到了青岛一展真容……

  收购趋势多元化转型

  “这几年的收购与并购出现几大趋势,规模越来越大。从2006年收购趋势刚开始稳步增长时,我们接手的收购项目都是能源和矿业的类型居多。但现在来看,尽管这些收购不少出现亏损,不能简单说这些收购不成功,因为能源行业是受整个期货市场、整个商品市场的波动影响的。”

  早在201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在“第三届国际税务峰会”上就表示,未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兼并与收购)的重点一定要转变,要从过去以获得自然资源为主要目标转向获得升级转型要素。

  两年过后,这个“预判”被进一步验证了。

  现在的收购趋势已从能源为主转向了各个行业,从汽车、其他制造业等相关工业,一直延伸到食品业。今年俞丽萍关注更多的是科技、农业、食品、医药行业和跟十几亿人口相关的民生领域。“我想这将来是一个很大的收购趋势,这一条路刚刚打开。我相信食品、健康、医疗、保险这些领域,是和中国十几亿人口的生存安全息息相关的。”

  除了行业类型趋于多元化,投资所瞄准的地区也正在进行变革。原先以资源为主的收购,投资者都比较看重南美、非洲、澳洲等区域,随着对工业技术提升以及品牌、市场网络的需求,投资者的关注点渐渐转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如德国、意大利。德国和意大利的制造业讲究工匠精神,其工业化的精细度是中国公司所缺少的。除此之外,荷兰和以色列农业相关项目也不少。融资渠道手段也将变得更多元化。融资和各层面贷款的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包括中国的主权基金都非常积极。

  打造品牌化收、并购方式

  中国企业参与的国际兼并收购,可以通过国外技术的提升,引入品牌,加上中国广阔的市场来优化原有品牌的发展前景。这并不是像外界所看到的那样会把优质品牌弱化“拖下水”。

  2014年7月,同样的国际化品牌——青岛啤酒通过对盘踞淄博多年的绿兰莎啤酒进行了并购,55%的股权落入青啤“囊中”。双方合作后继续保留绿兰莎啤酒品牌,并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生产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在青啤“吞”下绿兰莎的背后,无不凸显啤酒巨头也正通过品牌化的收、并购方式为青啤加固山东大本营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在兼并收购的过程中,看企业真正是不是国际化和多元化,重要的是在这之后能不能实现战略协同效应,包括企业文化的结合。

  会上俞丽萍跟大家分享了两个在罗斯柴尔德公司比较有意思的案例,一个是中国化工集团对意大利倍耐力轮胎收购,一个是光明食品收购维他麦。

  中国化工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等原化工部直属企业重组基础上新设的国有大型企业。而倍耐力轮胎1872年创立于意大利,是当今世界享有盛名的轮胎公司之一。其定位是高质量、高品质的一些汽车轮胎和高质量的工业用胎,为F1赛车、法拉利等高端车型提供。

  通常意大利人品牌意识非常强,就倍耐力来说,除了专注轮胎制造,每年推出的流行挂历和时尚类节目吸引了文艺界、模特界的佼佼者参与,进行了高端的品牌宣传。倍耐力已经把其轮胎打造成了高端商品,使得企业本身的价值也不再按照普通轮胎来估值。经过一系列协商、谈判,俞丽萍和她的团队协助中国化工完成了对倍耐力的百分之百收购。

  而光明食品的收购是一个让现有股东作为小股东留下实现的全杠杆收购。这是俞丽萍引入中国食品业第一个在外收购的大规模收购。“维他麦是英国第二大健康营养麦类食品,而我们为什么收购这个项目?因为把维他麦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对于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宣传健康营养早餐,改善我们下一代的生活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方式与细节带来成功

  尽管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但在国际上金融手段多元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收、并购的手段也要经历从简单到多元化、逐步国际化的过程。从最初简单的现金收购到现在多元化的并购手段,无时不在反映企业的进步。

  “并购企业,特别是对中国公司来说,一定要实施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战略。并购对中国公司来说引用的最重要的是技术提升和国际网络的建立。对手用了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国际网络,不是中国公司一天两天就设一个分公司,派几个人过去所能实现的。这样的一个“内生增长”方式非常缓慢,我们要用中国资本充足的优势,通过合理的交易结构和整合,把人家在几十年、上百年开发的市场和品牌建立起来团队和企业,通过合理的整合融为我们中国公司所有。”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