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首富刘永行:10年未下富豪榜的秘诀

2009-03-17 17:46:12    第一财经日报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兄弟创富的故事,从来都不鲜见。  巧合的是,今年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大陆首富刘永行,是四兄弟抱团创业,分家之后四兄弟各自都有发展;台湾首富蔡万才家族,也是四兄弟前赴后继创立家业、经历沉浮才

  1989年,刘永行四兄弟进军饲料业。彼时这个行业为外资垄断,外资企业规模大、门槛高。在打下一片江山之后,这个行业又出现了民企一窝蜂投入,门槛低,几万元人民币就能建厂,竞争惨烈,最多时候饲料企业竟达到1.3万~1.5万家。

  即便如此,饲料行业仍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最火爆的场面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刘永行兄弟的工厂前,彻夜排队等待拉货的汽车蜿蜒排成长龙,最长的竟然要等上28天。

  如此热闹的场面,加上极高的利润,谁能抵挡住其催生的激动与亢奋?刘永行却给自己浇了一盆冷水——这不是企业的真正竞争力,要考虑十年以后的事情,于是他开始在企业内部推行精益求精的管理。

  一直到1996年,饲料行业的利润率都保持在20%以上,但到了1998年,情况开始急转直下,利润率滑落到了8%。

  在衰退开始之前,刘永行就已经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他将目光投向了重化工行业。刘永行看好的是电解铝,但几乎没有人赞同他的观点,弟弟刘永好也提醒他,难度大,要慎重。

  历史惊人地相似,当年王永庆准备进军塑胶业的时候,连台湾化学工业中最有地位和影响力的企业家何义都觉得在台湾发展塑胶业无法敌过日本,因此不愿投资。

  带着“肯定要倾家荡产”这样的嘲笑,王永庆开始投资塑胶业。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周密的分析研究,拜访专家、实业家,进行了市场调研,甚至私下里去了日本考察。

  刘永行也是一样,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想法,但却知道,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如果没有能力做,就不能马上去做,而是去积累、研究、考察、请教专家,才能水到渠成。

  他这一准备,便是六年,攒下了20亿元的资金。直到2002年4月,刘永行与山东信发集团共同组建信发希望铝业有限公司,此后,他又在内蒙古包头运作铝电一体化项目,加上河南的氧化铝项目,东方希望最终形成了饲料以外的第二主业。

  管理与投资哲学

  电解铝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不融资上市,不借助银行,能不能做?刘永行的答案是肯定的。

  他提出“好快省”的哲学。早年眼看着外资投一个亿人民币,2年建成一个饲料厂,但刘永行兄弟手里没钱,怎么办?

  “好”是规划性的好,可完善的好,在刘永行看来,先做好计划,再用“快”(外资一个项目用2年,刘永行兄弟一个项目用3个月)和“省”(总资产少、人力资源少、资源占用少、原材料耗用少、排放少)的手段去执行,最终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好”,而且还能自然地形成“多”。

  这个哲学,后来也用到了电解铝,100亿的投资规模并不罕见,但刘永行却不愿意押宝。他先试水小项目,总价30亿。

  但规划的前期,就考虑到规避风险的问题,于是先把30亿的投资控制到15亿的规模,再去找一个合作伙伴共同分担,这样就只需要负担7.5亿元的投资,7.5亿元的投资还可以再切下一半,先投入一半,最后的结果是,一个项目,前期的投入只有三四亿元。

  “省一半、切一半、合作伙伴分担一半。”用总资金的30%~40%,就可以上马一个项目,刘永行算得精细。他亦不愿意借助银行贷款,“饲料母体零负债,可以抽换其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来融资”。“另外要快,人家做三年,你一年就要完成。”

  电解铝的投资并非一帆风顺,受宏观调控和技术限制,外界一度对刘永行的投资相当担忧。但他坚持要“适应”,比如包头的电解铝项目,后来就从100万吨压缩到了50万吨,“微观企业适应宏观经济,企业战术适应国家战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刘永行对上市一直持谨慎态度,这种“保守”也影响到了他的投资方向。他投资参股了光大银行、上海银行、 民生银行(行情 股吧)[4.71 0.21%]、成都商业银行、民生保险公司、 光明乳业(行情 股吧)[5.87 1.91%]等,但他不会投资房地产。“我给企业做过15年规划,因为这样不会急功近利,不至于做事情太毛糙。”他曾说。

1 2 3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