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连续创业”忽悠了

2012-08-20 09:49:06    虎嗅网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屡创屡败屡创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但如果你是投资人,你真的放心将钱投给有“习惯性流产”特质的创业者吗?

  这三类中都有成功的案例,比如第一类里的汉庭CEO季琦(参与和主导创办了3个上市公司——携程、如家、汉庭),第二类里的巨人董事长史玉柱(巨人失败后,东山再起做了脑白金,以及巨人游戏),第三类里的周鸿祎(卖掉了一手创办的3721后,又创办了360并上市),人人网CEO陈一舟(卖掉了ChinaRen后,又创立人人网带上市)。

  这些成功的案例其实都只是各自类别里的小概率事件,总体来说,对第一、第三两类连续创业者的前景,我谨慎看多,而对第二类连续创业者,我谨慎看空。

  为什么?

  第一类连续创业者,他们上一次的创业成功过。虽然他们有可能只是参与(创始),但他们亲身完整经历了一个企业从初创到成功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人脉、资源、团队、经验、感觉,当然更多的是自信心。这些因素对一个创业者的成功来说极为重要。

  我谨慎看多,而不是完全看多的的原因是他们面临如下挑战:1、有了上一次成功的光环,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富足,他们是否有当年的动力和赌性,是否还有创业者的初心,如今一切归零能否有足够的心态来适应,这是非常关键的;2、上一次创业成功的经历里,他们也许更多的是主管某一领域,如今单飞,要面临的是独自当家后的所有问题一个人扛,他们是否具备真正控盘,领导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的能力,或者能否在短时间内能够补充相应能力;3、上一次成功的机遇和成功要素是否完全具备或者能复制,也是这一类连续创业者需要思考的,要找到像第一次那么美妙的战场并且胜利是一大挑战。

  对第三类连续创业者的谨慎看多,是因为他们当初能把公司带上轨道、甚至卖出公司的事实说明:他们是一群聪明的、能发现好机会、而且能将这机会初步实现出价值的人;但同时,他们放弃公司的决定也说明:他们在实践自己想法与理想之时,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执着与坚定,他们会相机而动、相机而卖。可能有的人会称这为“投机”,笔者倒不一定这么认为,因为创业本质上也是生意,只要价格合适,创业者有权利决定在什么时候将公司做成一笔交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真正做成大公司的人,都是有点“拙劲”、会持续扩充公司护城河、会为自己的想法咬牙坚持——不管是在低谷困难、还是高潮诱惑之时,都能想方设法做下去的创业者。

  所以这类连续创业者,我看多他们能发现机会、做出被收购的价值,但能否真的持续创造价值,做出一个独立上市公司出来,我看未必。

  大旗网董事长王定标就是这样的人。1999年,王定标离开戴尔华东区营销经理的职位,参与到好耶技术公司的创业中去。2002年,王定标从好耶离职。离职的原因据他后来说,是因为当时好耶已开始实现单月赢利,他却觉得老在重复做一件事,没劲,他更愿意享受前期阶段性的事情,所以离开,然后在一年之内做了三个创业项目。事实上,这几个项目都在不停断型中,甚至,王定标后来还为拷贝而拷贝了Facebook——其实他后来也承认,完全没有分析与研究中国学生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只是觉得这是个机会、想模仿……据说,他连续创业6次得到了IDG的5次投资,每次他都能扑捉市场机会并立即跟进,但他除了目前正在经营的大旗网外,其他几个都像猴子掰苞谷一样被扔了。而据了解,大旗网现在又面临着转型问题。

  以“硅谷同步助手”著称的王兴,也是第三类。从开始做中国版的Facebook——校内网,到中国版的推特——海内、饭否,一直到中国版的Groupon——美团网。在美团之前,王兴每次都是最先发现机会,又很快卖掉或放弃,但愿这最近一次的美团不是如此结局,但愿他能坚守到美团成为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

  那最后来说下我为什么谨慎看空第二类连续创业者。

  因为这一类连续创业者本质是连续失败者,他们的特点是能够发现机会,也能一开始做出一个好产品,或者探索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但他们的问题在于,很难依托这个好产品和这个好的商业模式建设一个好公司,要么是处理不好与资本的关系,要么管理不了快速成长的团队,要么把握不好公司发展的节奏,要么不能够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他们甚至都来不及做出被收购的价值,公司就散架了。

  这类连续失败者,回顾起来,很多时候是败在同一个地方。就像刘翔,两届奥运会,每次都输在那个脆弱的脚后跟儿上。

  拉手网的吴波,15年做了5个公司。而最近的两起都是输在节奏上。2005年,吴波带着他的核心技术团队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专业视频共享平台网站(TVix.cn)。但当时融资方迟迟不肯同意拨付资金,而优酷、六间房等视频网站破土而出并迅速发展,吴波团队无法应对。待等投资方回过神来,一切已为时已晚,此时若想在行业内取得领先优势,就必须投入巨资,吴波意识到这是个烧钱的项目,于是只能退出了。也许是吸取了这次吸取资本过晚过慢的教训,在2009年创立拉手时,吴波走了另一个极端,大胆、疯狂地融巨资、走快路,但整个公司最后却被快速扩张的规模拖垮,自己不得不卸任CEO。

1 2 3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