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汽车巨头断腕自救 通用福特“瘦身”自保

2006-05-11 13:54:23    人民日报 唐勇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通用公司要破产啦!”“福特公司要破产啦!”最近一段时间,华尔街和美国媒体连出危言。 通用福特时运不济 华尔街和媒体的预言有些耸人听闻,但也绝非杞人忧天,因为通用和福特这两个美国汽车巨头眼下的确

    “通用公司要破产啦!”“福特公司要破产啦!”最近一段时间,华尔街和美国媒体连出危言。


    通用福特时运不济


    华尔街和媒体的预言有些耸人听闻,但也绝非杞人忧天,因为通用和福特这两个美国汽车巨头眼下的确都时运不济,面临巨大的亏损。通用2005年实际亏损额高达106亿美元。福特2005年的盈利水平比上一年下跌了42%,其中仅北美分公司亏损就高达16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很可能在2007年超过通用,登上全球头号汽车制造商的宝座。


    如此糟糕的业绩,让投资者对通用和福特丧失了信心。这两家公司在华尔街的股票已经被评为“垃圾股”。


    美国汽车巨头曾经历辉煌,但如今面对外国竞争者却节节败退。此间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全球汽车市场潜力空间不断缩小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外,高油耗、高福利和庞大的规模也是其发展不利的因素。


    高油耗成软肋。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曾经使美国汽车行业受到重创,也给注重降低油耗的日本汽车业带来发展机遇。但美国汽车业却未能吸取教训,依然我行我素地生产“身材大、胃口大”的高油耗汽车。在油价回落的八九十年代,大型高油耗家用多功能汽车成了通用和福特最大的摇钱树。但近年来油价节节攀升,油耗高的车型风光不再,正好给了日本汽车一个市场机会。


    雇员福利过高。美三大汽车公司的工人不仅收入丰厚,还享受着“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福利照顾。员工不仅享受免费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就是在员工被辞退后,公司也要给他们发钱。2006年,通用为现有雇员、退休人员及家属共110万人支付的医疗保险就高达50亿美元,其中现有雇员仅20万。通用的养老基金高达860亿美元,这意味着通用每生产一辆汽车,员工的福利成本就可能高达1500到2000美元。与此相对照,国外汽车制造商的员工医疗保险往往由政府负责,而它们在美国工厂的员工普遍比通用、福特以及克莱斯勒的员工年轻,所承担的员工医疗保险和养老金压力要小得多。沉重的员工负担严重损害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竞争力,使它们“在开始生产汽车之前就已经输给了欧亚竞争对手”。


    战线太长规模过大。从1923年起,通用就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组织体系,其业务从北美扩展到全世界,下属品牌多达十几个,每个品牌都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并拥有高度的经营自主权,总部设有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进行协调。这套组织管理方式早期非常有效。随着竞争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加上遇到了丰田这样的竞争对手,通用的组织方式慢慢失灵了,“大企业病”日益显露。《财富》杂志认为:“组织方式是导致通用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美国政府袖手旁观


    日本汽车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汽车公司的多种补贴均由政府拨款。相比之下,美国的汽车产业就没有那么幸运。庞大的预算赤字使联邦政府根本无力对汽车产业进行资助,而且一系列政策失误甚至给美国汽车产业帮了倒忙。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美国汽车业的最根本问题是未能满足用户需求。美国主要汽车刊物《汽车新闻》认为,外国进口汽车更能迎合市场的口味。尤其在油价高涨的时期,节能的日本车占据了明显优势。


    果断出拳“瘦身”自保


    既然不想破产,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救。据报道,两家公司最近都实施了一系列“瘦身计划”。通用高层集体降薪30%,并宣布买断其美国工厂11.3万工人的工龄。通用还大肆变卖“家产”,其中包括卖掉在富士重工和铃木汽车中的股份,出售旗下的“摇钱树”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股权,出售其持有的日本五十铃的股份等。通用还宣布要在2008年之前关闭北美地区的9家工厂,并裁员3万人。福特公司也希望通过“瘦身”自保,宣布今后6年内关闭北美地区的14家工厂,并裁员3.4万人。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两家公司都意识到前途凶险,并采取了很多“壮士断腕”的果敢举动,但鉴于美国汽车产业危机深重,眼下还很难说它们就一定能浴火重生。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