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收购案另类介入 一篇博客引发购并大争论

2006-06-22 14:03:08    新京报 吴敏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收购仍然是意向   G三一(资讯 行情 论坛)目前并未提出要约收购,向文波周三在博客中说,三一提出收购要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凯雷收购案被否决,向文波说,否则徐工可能面临法律问题。   第二,徐工

  收购仍然是意向


  G三一(资讯 行情 论坛)目前并未提出要约收购,向文波周三在博客中说,三一提出收购要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凯雷收购案被否决,向文波说,否则徐工可能面临法律问题。


  第二,徐工和有关政府认同三一收购的愿望。否则提出收购要约没有任何意义。


  此前向文波说,凯雷拟以20亿元收购徐工机械82%的股权不仅是对徐工的贱卖,还可能让中国失去战略产业的主导权。他表示,三一愿意全盘接受凯雷方案,并加价30%甚至更高价钱收购徐工。


  “三一一开始就明确表达了想参与徐工改制的强烈愿望,但非常遗憾的是,三一等国内同行被明确排除在合作之外。”向文波在博客中写道。


  但徐工集团副总经理王岩松此前称,三一此前也曾参与徐工改制,但是当时他们出价太低才被淘汰出局。


  去年底,徐工与凯雷集团签署协议,将以3.75亿美元购得徐工的控股权,目前尚待国务院国资委和商务部批准。


  而一直对此事保持沉默的凯雷投资20日发表意见称,他们握有“最终协议”。


  三一究竟有没有实力收购徐工?这也是最被关注的一点。国信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郭亚凌指出,从目前三一集团和徐工集团的对比来看,两者主营业务收入相当,以规模论,徐工较三一大,但三一要筹措4亿美元左右的资金还是不成问题的。


  郭亚凌分析,单比较凯雷和三一,一个财务投资者的作用显然不如一个同行业内实业公司整合来得有效。但海通证券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师江孔亮认为,无论如何收购,三一的资金链都会比较紧张。


  从技术上看。徐工在行业中目前还是领先于三一的。


  贱卖徐工论


  6月8日向文波在博客中称,徐工拥有强大品牌优势,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年收入170亿元,却以20亿元出让,是严重的国有资产贱卖。“以徐工的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品牌优势,其价值最少也在40亿元以上,这是最低估计。”向文波称。


  14日《徐工并购案中的价格欺骗》指出,凯雷仅出资2.55亿美元就拿到了徐工集团82%的股权;16日的《对徐工拒绝三一收购理由的回复》,反驳徐工将三一排斥出局理由不充分。


  机械行业分析师称,向文波对于价格的分析基本都有迹可循,但是定价问题上,通过竞标和第三方评估之后,也很难评价说显失公允。


  徐工集团称,最后选择凯雷,是两年来优胜劣汰的结果。


  各自算盘


  作为上市公司总裁的向文波,在博客上发表上述言论是否合适?G三一此前发布公告称,向文波的博客仅为其个人观点,但公告同时又指出此前确曾研究这一并购。


  一市场人士认为,向文波作为上市公司高管,此番做法有损上市公司高管的信誉。而分析师江孔亮认为,如果三一确实准备收购,就大可不必先把徐工的管理层都得罪一番,因此作秀的成分或者是意气居多。


  “当然,这个时间点上,拖一拖收购案也是好的,毕竟双方是竞争对手”,一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说。


  徐工职工的态度赞成凯雷介入。2005年9月,徐工集团和徐工机械公司分别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改制方案》,《改制方案》以高票在两个职代会上获得通过。徐工集团职代会219人同意、2人反对、1人弃权;徐工机械公司职代会全票通过。


  江孔亮分析,在裁员和人员更替方面,对于徐工管理层和职工来说,显然挑选并不介入人事管理的凯雷更合算。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