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上升能够刺激消费 谢国忠:中国加息在即

2006-07-02 13:55:29    财经时报 转载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眼前就是一块肥肉,却像一根鱼刺般卡住喉咙,没法下咽又吐不出来。”一位机构操盘手私下告诉记者,利用消息炒股一向是国内股民的“最爱”,但有意思的是,拥有重大利好消息的银基发展(000511)却因为庄家“顶牛

   “眼前就是一块肥肉,却像一根鱼刺般卡住喉咙,没法下咽又吐不出来。”一位机构操盘手私下告诉记者,利用消息炒股一向是国内股民的“最爱”,但有意思的是,拥有重大利好消息的银基发展(000511)却因为庄家“顶牛”不升反降。


    重大利好简单公布


    “银基发展储备的土地资产价值应该在40亿元人民币左右。比照银基发展土地账面值,公司土地资产将增值4.68倍;比照公司目前的11.7亿元的净资产,银基发展净资产重置后将增加31.5亿元,每股净资产将达15.99元。”这是某官方证券媒体引用券商对银基发展资产重估的报道。


    31.5亿元净资产成了银基发展被各方关注的直接原因。


    突然多了31.5亿元资产,如此特大喜事却未在银基发展的公告中有丝毫体现。记者发现,银基发展只是在6月1日公告中简单发布:沈阳市政府明确该公司拥有的65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归公司所有。


    上述券商证券分析师根据财务报告分析指出,银基发展拥有的65万平方米土地,除了已开发和转让部分,还剩余4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这些土地的账面平均成本为每平方米2165元。参照沈阳市浑北周边地区近年来的土地拍卖情况,银基发展储备的土地当前应该在每平方米10000元左右。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该地块的价格,从每平方米5000元到10000元的说法都有。银基发展资产到底能增加多少,目前难以有一个准确数字。同时记者发现,出具前述研究报告的券商可能也持有银基发展一定数量的流通股。


    庄家对峙等待长期?


    尽管6月1日银基发展发布公告称,沈阳市政府召开银基浑北土地项目专题市长办公会议,明确了该公司拥有的65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归公司所有。然而记者调查中了解到,会议实际上在4月底已经开过,4月28日银基发展公告启动股改工作,“五一”长假后直接停牌进入股改程序。4月28日银基发展涨停,5月22日复牌后,连续两天封在涨停。


    “‘市长会议’的消息逐步传开,正好是在4月28日银基发展涨停的那天。我们现在了解到,4月28日开始,主要是沈阳地区的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开始买入银基发展,但在“五一”长假期间,所有机构都不同程度获悉银基发展土地增值、公司资产将成倍增加的消息。”上述操盘手告诉记者。


    “我们连买两天,都没有买到一股银基发展,直到(5月)24日涨停打开后才买到。”这位操盘手当时认为,在股改复牌期间,无论什么样的价格,只要能买到银基发展都将稳赚。于是,5月22日复牌后,所有机构都以涨停价格挂单,希望买进银基发展。5月24日,银基发展涨停后打开,当天出现23.4%大换手。


    “从5月22日到26日,不知道消息的普通股民大多在连续涨停中抛出股票,买入的全是知道资产增值消息的人。银基发展持股人数和持股数在几天时间内开始高度集中。”一位了解银基发展股改过程的证券业内人士在研究了公司股东名单后对记者分析。资料显示,银基发展今年一季度与截止股改投票日相比,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总数已由722万股猛增至1687万股。


    上述操盘手告诉记者,银基发展主要有三个庄家,控股数都在2000万左右,一个是来自东北当地的券商,该券商在获悉利好消息后大量买入银基发展,目前浮亏;另两个庄则来自浙江和山西,这两个庄家早已进入银基发展,目前已经获利20%~30%。


    “本来我们预计银基发展股改后可能迅速填权,我们将至少获利20%。然而因为几个庄家对峙,股价反而出现连续下跌。”该操盘手分析,几个主要庄家不是浮亏就是获利不多没法出局,唯一的办法是拉升股价。但是因为几方持股数相当,没法绝对控盘,后续资金实力也不相上下,都担心为对方“抬了轿子”——即自己动用大量资金拉升了股价,结果帮对方获利了结出局。所以谁也不敢大肆炒作。


    记者辗转联络到庄家之一,不过其只原则性地表示:“银基是一个可以长期操作的对象。”益邦投资的袁洪波认为,银基发展的问题在于股改一下子将几个大庄家暴露在“空气”中,使得谁都不敢轻易动用资金拉升股价,但又不愿轻易舍弃这块“肥肉”。对峙的结果是大庄家接下股改复牌后的大量抛盘。


    银基发展的演出显然没有结束。下   在全球流动性紧缩的环境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回归正常化。中国年内可能将利率调高54个基点。但是地方政府驱动的信贷需求对于利率变动并不敏感。中国要控制信贷规模,最终可能需要暂时重新启用信贷配给


    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超过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利率差,从而阻止了中国央行提高利率。如今随着美联储进入反通胀状态,中国通过加息控制信贷扩张的可能性上升。


    升息空间加大


    美联储在6月将利率提高到5.25%,8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到5.5%。中国的6月期存款利率是2.07%,扣除20%的利息收入税,6月期存款有效利率是1.66%。当前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是每年升值3%。


    我认为中国可能会在8月之前将存款利率提高27个基点,并且在年终前再提高27个基点。2007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会停止,而美国在通胀压力下将继续保持高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2007年还可能进一步加息。


    如果想更进一步地加息,就必须降低银行系统的过剩流动性。银行间利率应该等于存款利率与收款成本之和。举例来说,1月期存款利率是1.71%,收款成本大约是60个基点,因此1月期银行间均衡利率应该为2.31%。但事实上,2006年前5个月银行间利率平均为1.79%。


    1月期银行间拆借利率在过去两周里激增100个基点,达到3%。这在一定程度表明,国际流动性环境正在收紧。如果这种情形持续下去,就可能为加息创造支持性环境。


    存款利率上升可能会减缓房地产投机,这是政府的主要目的。尽管中国的GDP近年来一直以两位数百分比的速度增长,但中国人并没有从增长的储蓄中得到什么好处,因为政府一直把存款利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低利率水平助长了房地产投机。


    存款利率上升刺激消费


    当前有一种流行的观点,那就是,低存款利率可以鼓励消费。在我看来,这是对经济理论的错误应用。低利率通过两种途径刺激消费:(1)使消费者贷款变得更容易;(2)通过金融资产升值创造财富效应。


    中国的消费是收入驱动型的。家庭部门的财富水平很低,可能只有GDP的两倍,而财富效应若要对消费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需要家庭部门的财富水平达到GDP的3至4倍。中国政府拥有的资产价值超过GDP总值,而这部分资产根本不能发挥任何支持消费的作用。


    而且,中国的家庭财富高度集中在一小部分家庭手中,低利率对这部分人的消费来说没有什么刺激作用。


    相反,高利率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倒是能够促进消费。更重要的是,整体而言家庭的财富水平正在上升,调高存款利率会使家庭对财富积累的未来状况更加乐观。这种效应会使他们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我认为中国应该取消20%的利息收入税。当初之所以开征该税种,是因为当局以为低利率会减少储蓄、促进消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何时开启?庄家在等待。


   货币还会进一步正常化


    过去10年里,大多数央行被通缩冲击之下出现的低通胀现象所误导,采取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允许非金融部门债务增速大大超过收入增速,从而导致IT、房地产、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等轮流出现资产涨价,夸大了全球需求增长。


    如今通缩冲击淡出,有的甚至已经转化成通胀震荡。那些一度贬值以赚取更多硬通货的新兴经济体,如今出现了经常账户盈余,它们纷纷改变政策以支持国内消费,这种转变为全球经济带来通胀因素。


    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收紧可能会根本改变中国的货币政策。全球资产泡沫夸大了中国的贸易盈余水平,放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这两者都可能在2007年反转,从而使中国货币政策走向正常化。


    过去3年里,中国的名义GDP以两位数百分率增长,而其银行存款利率却一直保持在2%左右,两者之间出现前所未有的差距。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要求利率进一步上调。中国的存款利率在未来两年里可能会上升到5%。


    重新启用借贷配给


    中国政府最近采取了系列措施,促进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转变。但是,中国的借贷需求很大程度上由那些地方政府相关的公司或项目所拉动,比如房地产。而地方政府的借贷需求对利率水平并不敏感。


    因此,市场为基础的措施不仅可能无法控制信贷扩张,而且还可能使事态恶化。给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越大的灵活度,就可能导致地方政府更大的信贷分配控制权。


    如果信贷继续激增,中国就可能不得不暂时重新启用信贷配给。这听起来像是倒退。但是,若不这样做,情况会更糟。中国的首要目标是在全球经济周期下滑之时控制呆坏账的扩张。


    地方财政亟需改革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改革地方政府财政。我认为,对于中国长期金融稳定来讲,最大的威胁是缺乏透明性。地方政府一方面不允许出现财政赤字,但另一方面却在事实上管理掌握着大多数建设项目。这组矛盾的存在,刺激地方政府创造无数的“商业”载体来借贷,比如房地产。


    中国必须在地方政府财政中引入透明度。地方政府应该将其直接或间接的收入和支出公开,同时还应引进债券市场。如果没有一个为建设项目筹集资金的渠道,地方政府财政改革必将遭遇瓶颈。债券市场的好处就在于,它是透明的。这些债券的市场价格可以成为即时传递出政府财政健康状况的信号。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