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许家印:08年陪郑裕彤打牌三个月渡过难关

2014-01-17 08:13:56    商界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年过五旬的许家印,究竟在追求什么?他一直以来遵循的商业逻辑又是什么?恒大的非相关多元化,究竟如何运作?这个野心勃勃的商业帝国,能够真正崛起吗?

  整齐划一的全国战场

  在中国房地产历史进程中,1997年才创立恒大的许家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迟到者。2006年,当他打好品牌和团队的基础,面对全国市场蓄势待发时,一线城市已是一片红海。而这一年,万科年收突破200亿元,碧桂园也达到80亿元,而恒大仅有40亿元。

  宏大的野心与弱小的现实,面对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许家印如何弥补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其实,恒大进军全国的土地前哨战,早已在2004年悄然打响。许家印沿袭了当年珠岛花园选择冷门地块的经验,提出“两个超前”的圈地战术:一是超前进入升值潜力较大的二三线城市;二是超前进入二三线城市升值潜力较大的区域。

  彼时,武汉、南京和重庆等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不久,地价相对一线城市便宜很多。许家印避开一线城市的市场红海,派出200多人,分别深入十几个二线城市找地。“比如武汉,我们考察了环线,而不是市中心。当时环线附近的地块还不成气候,但其未来规划却是看得见的,这些区域的升值潜力就很大。”

  剑走偏锋的优势不仅如此。恒大在二三线城市拿地,土地成本较低,对于银行信贷来说,风险很小。“银行都抢着给恒大贷款。”更重要的是,这些区域的市场,主要是刚性需求,销售比较稳定,资金回笼比较快,受政策影响较小。截至2010年底,恒大进入62个城市的112个项目中约52%不受限购政策影响。

  按照这样的思路,恒大储备了大量的优质土地。2007年,恒大土地储备比2006年增长了整整九倍,一举进入了全国22个二三线城市。

  辽阔的战场已经铺开。但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撒出去的各个部队,有条不紊、整齐划一地战斗?许家印给出的答案是,中央集权与标准化。

  当时,大部分全国性房企都是区域统筹,地区分公司负责人选择施工队和建筑材料,然后由总公司考核。但这种管理模式的风险在于,如果分公司团队的经验和能力跟不上,那么就很可能走弯路。

  而许家印在恒大内部建立起了一种“紧密型集团化管理”的体系。集团公司对各地分公司实行垂直化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金、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合同履约和项目营销等重要环节。

  这套灵敏的“神经系统”,将许家印的权威直接传递至全国各个分公司的每一个“神经末梢”。董事局一声令下,半小时内就能传到南在海口,北在长春的最基层。一个恒大多年的合作伙伴透露:“有一次出差的路上,我建议他们在广州做一个活动。恒大的领导当夜就做好策划,下达工作任务,第二天广州分公司就开始邀请媒体,第三天活动就成功举办了。这种效率令人感到恐怖。”

  在这套“神经系统”的基础上,许家印进而推行了创造了恒大奇迹的扩张法宝——标准化。对此,恒大出台了《精品工程标准》,将庞杂的项目开发过程分解细化为6000多个小环节,大到项目规划、材料采购和招标合作,小到员工的伙食、接送和住宿,全部设定硬性标准加以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许家印在舞钢时“150度考核上班睡觉”的影子。

  这一系列的标准化,既可快速复制项目,又能确保精品质量,还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比如在至关重要的采购环节,许家印专门在广州总部成立了一个材料设备公司。按照标准化流程,恒大各地分公司将项目计划上报总部,总部再安排材料设备公司统一接触材料供应商。这就避免各地分公司与供应商直接接触,防止了交易上有可能滋生的腐败。更重要的是,通过大规模的采购,形成议价能力,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采购价格。同时,集约统一的采购配送,能够将材料直接送达施工现场,从而又减少了仓储和运输的成本。

  而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上,恒大总部下达任务,比如买一块什么样的地,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做一场什么样的营销活动,分公司按照标准完成即可,一板一眼毫不走样。“昆明恒大和沈阳恒大的同一类型项目,连路灯、大门和门把手的型号都是一样的。”

  这一套严丝合缝、高效运转的内部管理体系,促使恒大在全国市场上快马加鞭。其速度究竟有多快?许家印回忆说:“我们上市前有一个例子。那年4月30日我们在西安买地,当时我要求保证10月1日开盘,如果能行就买,不行就不买。结果他们说,没问题。果然10月1日就开盘了。”

  其时2008年,恒大以4578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冠绝业界,同时还在全国各地推进着37个楼盘。一幅巨大的蓝图已经铺开,恒大走到了资本市场的门口,但一场足以致命的危机也随之袭来。

  资本风云

  2008年,许家印和恒大差一点就倒下了。

  此前,恒大在全国市场攻城略地,品牌、团队、土地和管理这四大条件皆备,唯独欠缺的是资金。2008年3月,恒大地产启动了登陆港交所的路演,市场对其估值一度高达1200多亿港元。这不但意味着许家印有望以800亿港元身价成为内地首富,更能让恒大在全国各地铺开的战场上弹药充足。

  然而,风云难测。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恒大上市融资的计划被迫搁浅。这几乎成了当时房地产业跌入低谷的标志性事件。SOHO董事长潘石屹[微博]此时断言:房地产业将在百天之内产生巨变。

  业界一时风声鹤唳,而恒大则深陷漩涡中心。当时,恒大向全国拓展的37个项目中,仅有4个项目达到了开盘销售的标准,资金缺口一度高达120亿元以上。在舆论的渲染中,这成了当年业界最悲壮的一幕,而雄心勃勃的许家印,则被描述成“野心膨胀的人”。很多人等着恒大倒下,以印证“百日巨变”的预言。

1 2 3 4 5 6 7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