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PK比亚迪 谁是大赢家?

2014-12-03 09:41:19    钛媒体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在这最好的时代,电动车领域的国际巨头特斯拉和本土巨头比亚迪也将展开一场终极大比拼!

   创始人之间的PK

  一个富家少爷,一个寒门学子。特斯拉在南非出生,父亲是一名南非的工程师,母亲是加拿大人,从事营养师和模特工作。他拥有很好的家庭背景。而王传福则恰恰相反。他出生在安徽芜湖市无为县的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技艺出色的木匠,母亲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在王传福十三岁时,父亲因为长期的病痛折磨去世。两年后,在王传福即将初中毕业的时候,母亲又突然去世。当时王传福的五个姐姐先后出嫁,妹妹被寄养,而哥哥王传方也从此退学开始工作赚钱养家。

  一个少年成名,一个大器晚成。马斯克8岁通读整部大英百科全书;10岁时拥有自己第一台电脑,自学编程,参加IBM的测试,被赞誉为具备编程天赋;12岁时设计出第一个电子游戏软件——《爆炸星球》,并以500美元售出;13岁时感受到存在主义危机,开始质疑人生存在的基础;在17岁时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读书期间开始创业,后因美国互联网蓬勃起步,故辍学投身互联网行业。虽未完成学业,但从年轻时就开始创业的马斯克在34岁时身价就超过了3亿美元。

  相比之下,王传福是属于大器晚成的。家庭的不幸磨练了他的意志,他比同龄孩子更加稳重早熟,也比同龄的孩子更加知道用功读书,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来学习。但正是这种不服输、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奠定了他后来事业成功的基础。 进入大学后,出身贫寒的王传福埋头于学习之中,一心把专业课学好。王传福想做科学家,肯钻研问题,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在本科时王传福就开始接触电池,这为他未来的事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身家亿万的集团公司总裁,从26岁的国家级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到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年仅37岁的商界奇才用自己的智慧、精练和汗水书写了青年创业的神话。

  一个冒险家,一个技术天才。马斯克是跨界的冒险家,他有三个理想:互联网、清洁能源和太空。2008年,是马斯克的最低谷。他的火箭三次发射都失败了,数千万美元的投入化成爆炸后的大火球,因研发成本过高,特斯拉也濒临破产。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没有人愿意把钱投给一个卖像类似于法拉利的环保跑车公司,或是为自己预定一个太空旅行的位子。他站在特斯拉的办公室里,对员工们表示:要么自己投钱进去,要么公司倒掉,我不会马后炮地说如果我之前做了什么,现在就不会这样。于是写下了300万美元的支票,他的最后300万美元。2010年6月,Tesla在纳斯达克上市,在上市前几天,纽约时报爆出马斯克已经濒临破产。上市后,马斯克在帐面上力挽狂澜地赚了6亿3千万美元。情况比08年好了很多,SpaceX从2007年开始就盈利了,Tesla获得美国国家能源部4.6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并以每辆10万美元卖出了不少电动跑车,并成为奔驰Smart车的电池供应商。丰田和奔驰都投资了Tesla。2010年6月,特斯拉成功完成IPO,净募集资金约1.84亿美元。

  王传福是超级工程师,从头到尾都是自主开发研制产品。不仅如此,王传福在工艺、原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此外,王传福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进口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高。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细办法,终于使国产钴达到国际品质要求,同时较国外产品成本低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比亚迪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试着将比亚迪的产品送给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试用。没想到的是,比亚迪产品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引起了大霸浓厚的兴趣。当年底,大霸毫不犹豫将给三洋的订单给了王传福。1997年,比亚迪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3年来,比亚迪每年都能达到100%的增长率。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到40%,日系厂商处于亏损边缘,但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越发显得游刃有余。飞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也先后向比亚迪发出了令人激动的大额采购订单。王传福突破了日本对电池的封锁、垄断,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时间,便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成为镍镉电池当之无愧的老大。

  一个风流成性,一个好好先生。马斯克风流成性。在娱乐报道中,马斯克一直都以纨绔子弟的形象出现,他曾经用100万美元买过一辆麦克拉伦的F1跑车,玩私人飞机,无法长久地停留在一个女人身边。他拥有两次失败的婚姻。而据了解,王传福一直身着朴素,其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位好好先生。

  四、特斯拉and比亚迪的共同敌人

  充电站建设不完善。新能源电动汽车就像一个孩子们心中美好的玩具,却面临买得起车充不起电的尴尬困境。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必不可少;而对于充电站来说,综合服务平台就是它的“补给站”。特斯拉自进入中国后不断高速推进充电设施建设。目前,特斯拉已在中国建成34座超级充电站,为用户提供快速免费的充电服务。然而,这一年的发展之路并非一番风顺。从4月正式向中国用户交付首批Model S后,产品本身的故障,以及交车缓慢、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日益暴露,特斯拉热开始降温,从最初溢满赞美之声到质疑吐槽增多,特斯拉在华销量也受到影响。如何重聚粉丝经济力量,扩大新的客户群体,成为摆在特斯拉中国团队面前的一大挑战。

  而对比亚迪来说,目前上海买插电混动车的市民家里几乎都没有充电桩,95%以上的车主都在以传统汽油车的模式运行,这和政府推行新能源汽车的初衷相背离。目前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中,能拥有固定车位并安装充电设备的不多,现在公共充电设施并不完善,因此插电式混动车用电的比例很低。近期,比亚迪随机对上海207个用户回访,发现纯电行驶里程占总行驶里程的均值为89%。用户都用充电器充电,充电方式的选择包括住宅、工作单位、公用充电桩、商场停车场等。在比亚迪论坛里,很多车主表示,油和电的使用成本差异巨大,根本不想用油。车主也面临公共充电桩不足、小区安装充电桩障碍重重的问题。一位车主表示,小区安装充电桩需要单独装电表,但供电局和物业互相推诿,各个部门不配合,导致无法安装,有的车主只好从楼上拉电线充电。

  国内的插电混动技术在国际上是领先的,插电混动车充电难,不是因为车的问题,而是因为充电基础设施不够的问题。比亚迪曾表示:“如果国家规划拿公共场所来建设,比亚迪会积极响应,大面积铺上公用充电桩。”当下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完善充电站的建设。插电混动车充电难,关键在于扩建公共充电设施,同时让小区业主能够顺利安装充电桩。如果因为部分车主用油不用电,就仓促取消扶持政策,那是病急乱投医,没找到病根。

  电动车安全遭质疑。曾经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特斯拉Model S车型因撞击而发生起火。而在中国市场,比亚迪也因为撞车而发生起火事件。电动车相对于燃油车,最大的问题在于电池和控制电路的安全性。现在电动车的电池大多是锂电池,锂电池虽然有很多种,但是没有一种是绝对安全的。特斯拉用三元锂电池,日系企业用的锰酸锂电池,美系和中国企业用的磷酸铁锂电池都存在安全隐患。

  电池续航性未满足。特斯拉最初使用的是钴酸锂三元电池。这种电池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动工具等领域,特点是工艺成熟,能量密度高,缺点是热稳定性差,在受热的情况下,电解液会分解融化。随后特斯拉用镍钴铝三元电池取代钴酸锂电池,增加了热稳定性。相比之下,比亚迪更倾向于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优势在于热稳定性很高,不过,相对于三元锂电池,其能量密度稍差,这导致在重量相同的条件下,其续航里程较短。这意味着如果未来能解决能量密度、一致性和低温性能等技术瓶颈,有可能让其成为更稳定、循环寿命更长的电动车电池。

  行业专利技术壁垒。面对共同的敌人,6月12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所有特斯拉公司持有的专利将开放。于是,特斯拉公司总部门口的那一堵专利墙将被拆掉,当然,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将不会对任何诚心希望使用他的技术的公司提起专利诉讼。特斯拉的这一份声明在行业内引起强烈震动,截止今年年初特斯拉共计拥有203项专利,另有280项专利仍在报批过程之中。特斯拉将共享专利技术给任意一家汽车企业,包括自己的竞争对手。

  五、特斯拉VS比亚迪,谁是大赢家?

  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马斯克还是王传福,他们终将面对共同的敌人,石化行业、传统汽车业对他们的封杀。先前马斯克在开发特斯拉的过程中,遭到很多人的挖苦,而王传福刚步入汽车领域时也曾被人鄙视,但最终他们会走到一起,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他们必将实现是共赢的。虽然他们可能会成为先驱和先烈,这是创新的代价,在解决人类终极难题上,不论他们谁胜出,最终的大赢家是全人类。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们被扔出了他的地狱,他会再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马斯克还是王传福,他们都想解决人类的终极环保问题,他们都是理想家,都是创新者,都是斗士。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1 2 3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