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厮杀便利店:谁的内功更好?

2012-03-23 08:39:13    《中关村》 顾列铭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可以说,服务是本土便利店与外资便利店之间最大的鸿沟。而与狼共舞已经不可避免,寻找可靠的赢利模式是内资便利店发展的关键。

  不但如此,2010年6月,罗森株式会社已经以独立身份开辟了上海之外的第二市场,成立了重庆罗森便利有限公司,希望能藉此在重庆开设便利店家,2012年达到100家。更有消息指出,就在日本罗森增持上海罗森股权后,日方即将在大连设立独资公司来发展当地罗森便利店。

  日本第三大便利店运营商全家便利,也已计划把2011年在华900家店扩张到2015年的5000家。2004年,全家便利进入上海市场,经过6年拓展目前已经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外资便利公司。全家现阶段已开始布局苏州与广州市场,预计2012年在华总门店数将突破1000家大关,营业收入将倍增至20亿元。

  而最近宣布在西班牙马德里完成上市的迪亚天天,对于中国市场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13年,迪亚集团的在华门店数将从目前的6000多家增至8000家以上,且主要增长目标会放在像中国这样国家的新兴市场中。在迪亚集团招股书中,对于中国业务有这样的描述:仅北京和上海市场的潜力就足以在2013年使迪亚天天在华市场的零售网络翻倍。至2011年底,迪亚天天上海地区有180家直营店和80家加盟店,北京地区有80家直营店和80家加盟店。

  迪亚天天源于西班牙,至今已遍布欧洲、亚洲、南美洲,覆盖了西班牙、阿根廷、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中资何以抗争

  2007年年底,上海农工商集团接手光明集团旗下的可的便利店,并一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便利公司,门店总数达2314家。而时隔4年,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农工商便利店总数才2356家。平均每年新增门店不到11家。

  内资便利店服务意识差,创新能力弱,盈利水平低,日渐式微已是事实。

  内忧外患——如果要形容内资便利店行业的现状,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了——更为严重的是,内资便利店普遍亏损的状态已经持续多年,连发展较好的上海、广州也未能幸免,2005年北京甚至出现了全行业巨亏。

  内资便利店只引进业态,没有创新,特别是没有自己的商品开发是亏损的根本原因。现在很多便利店只是营业时间比较长的小超市,营业时间长导致成本过高。和超市卖的东西差不多,价格又不便宜,消费者当然不去。

  便利店和超市不是一种业态,超市经营的是家庭生活用品,不是针对个人消费;而便利店是为个人服务,满足个人没有计划的、临时性的消费。像美国的便利店以食品服务为主,日本的便利店以快餐为主。

  而人们是有临时性需求的,只是便利店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才遭到消费者的拒绝。

  那么,面对资金、经营、管理均占优势的外资巨头,内资企业是否只能束手待擒?目前我国的便利店业才刚刚起步,市场空间还很大,外资发展再快,也无力在短期瓜分完整个市场,而且,国内便利店业目前的亏损并不是因为外资企业的强大竞争力造成的。

  如果内资便利店不改变发展思路,那么面对外资便利店近年来门店数量快速扩张和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长期以来占据上风的内资便利店必将遇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同时,面对外资便利店不惜高租金也要占领好市口的拓展思路,内资便利店却有一本难念的经——内资便利店不是对人流较大商务区熟视无睹,只是这些商圈商铺要价实在太高,如果在这些地方开出门店、生意不错的话,马上就会在这些门店附近出现竞争店,那么新店的生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亏损期将会很长。此外,这些商务区的商铺业主租约期限越来越短,甚至一年一签,在这种租金高、租期短的情况下,谁还会去开新店呢?

  而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几年间,大城市大批便利店物业租约将陆续到期,以往在选址上处于劣势的外资便利店或许就会携强大的资金实力而“咸鱼翻身”。内资便利店的选址思路、营销思路如果不改变的话,也会影响便利店的进一步发展。

  内资便利店当初的开店选址按照“小超市”思路,多数选在社区附近,把便利店目标人群与超市的目标人群混为一谈。虽然现在的选址思路开始改变,但是,大量位于社区的便利店依然拖累了便利店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而最近几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便利店完全按照流动性大的选址原则选择开店市口,这样,外资便利店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就远比本土便利店大。另外,一些内资便利店将营销思路定格在让利、低价等本不该是便利店核心竞争的内容上,也难以赢得高端、流动人群的青睐,较少投入就难有较大收益

  这不等于说内资便利店没有优势,近期,物美便利店经过改造,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里面卖的产品也比较精致,24小时的服务很贴心、很方便。物美集团便利店负责人表示,集团原先是全业态型企业,由于业态划分不是很明确,从2009年开始根据公司发展把便利店单独分开,根据目标人群定位,纯粹为独立个体进行发展。从商品和销售的可比增长来看,经营情况相对较好,处在盈利状态。

  自1994年在京率先创办综合超市以来,物美集团在连锁超市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首都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位列中国连锁百强排名第十位。

  “走进联华快客,感觉就像它的出生地上海一样,让人觉得小巧精致。”这是很多消费者对联华快客的评价。联华快客便利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华快客便利店是由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管理,国内营业网点近1000家,北京的门店数量约占总网点的一成左右,经营状况还不错,公司还将继续大力发展便利店业务。

  联华快客一直以直营、合资、特许加盟等形式全面拓展国内市场。2002年,相继成立联华大连、宁波、杭州公司,并在北京、广州组建区域性公司走向全国市场。2011年末总门店数量达到1045家,全年实现销售额12亿元。

  外资便利在上海的发展将促进上海便利店行业的内部调整,快客等有一定规模的内资便利公司通过品类扩张、区域扩展以及发展电子商务等手段,依然可与外资便利公司一比高低。

1 2 3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