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绸王破茧记:从濒临倒闭到年销20亿

2012-09-17 10:06:47    商界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凌兰芳的故事,并不是10年前后的华丽蝶变,而是10年之间的艰难破茧。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切就像10年后的这场台风,残酷地拍打着前行的路。

  那是一个政治斗争极度狂热的年代。年轻的凌兰芳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时代的洪流,他怀着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艰苦的送茧工作中,用他那瘦弱的身躯扛起比他人还高一头的茧包,日复一日地往返于仓库与车间。后来他算了一下,每天要走30公里,5年前后送茧走的路可绕地球一圈。

  周围的工人们文化水平不高,由于工作卖力,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凌兰芳很快得到了领导们的提拔,21岁就当上了工厂的党委副书记。少年得志的他名噪湖杭一带,甚至被很多人认为会当选中央委员。“那时候真感觉是人生的一个巅峰。”

  可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的政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被捧起来的典型,转眼间成了被纠正的对象。一场“拨乱反正”的政治改革,将一时风光无限的凌兰芳投入大狱。

  就像一块烧红的烙铁一下子淬火,这种一瞬间的巨大落差,足以让人崩溃。监狱里,一些跟凌兰芳遭遇类似的人,在抑郁与绝望中选择了自杀。凌兰芳也动过这样的念头:“政治生命终结了,肉体生命还能做什么?”每逢蹦出这样的念头,他又反复敲打自己:“我还年轻啊,来日方长。”

  这期间,凌兰芳在车间接受艰苦的监督劳动,一个月粮票31斤,但他要吃40斤才能吃饱。就在饥饿与困苦侵蚀他时,他却得到了浙丝二厂一些老工人们的暗中帮助。

  一些老工人趁着与凌兰芳错身而过之机,一边为避人耳目假装不认识他,一边却轻轻地说一声:饭在蒸汽管上。下来后,按照老工人们的提示,他暗自到指定地点一看,果然有备好的饭菜。

  当初凌兰芳风头正健时,这些老工人并没有向他套近乎;如今他已是一个失去自由的戴罪之人,而这些老工人却从自己家里省下一口饭菜,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帮助他。这不仅仅让凌兰芳感激涕零,更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价值观。

  很多年后,他向记者回忆起这段往事说:“老工人们可能并不知道什么革命路线,什么反动路线,他们这种出自人性的关怀,使我发现之前鼓吹阶级斗争是完全错误的。”后来已身为集团董事长的他,把这种尊重人性的价值观,传承在了善待每一个员工上。

  入狱一年多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得召开,使外部环境正渐渐变得宽松起来。即使身处狱中,凌兰芳也能感受到改革春风。他开始相信今后的中国社会,必将越来越尊重人才,自己一定有出头之日。

  于是,他开始研习数学,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数学里蕴含着一种颠簸不破的真理。“从那时起,我越来越坚信宇宙中有一种绝对真理,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去追寻,而一切困苦都只是考验。”

  NO.02 蚕茧大战

  26岁那年,由于三中全会的政策落实,凌兰芳得以出狱,并被分配回了原来的工厂。工作岗位跟他9年前刚进厂时一样——送茧工。折腾了9年,人生又回到原点。

  在别人异样的眼神中,凌兰芳重新扛起了偌大的茧包,干起了粗活累活。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要用劳动的汗水,洗刷过去的愚昧。他一方面在工厂辛勤工作,工作量几乎是工友们的两倍;一方面又利用业余时间,给一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补习数学,后来甚至还有补习班请他上课,每节课6毛钱。

  就这样,周围人看待凌兰芳的目光渐渐改变了。随着后来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在新的产业形势下,工厂领导开始重新启用这个命运曲折的年轻人。

  1980年代末,正值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当时丝绸外贸出口量出现暴涨,大幅拉动了生丝的出口价格。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蚕茧价格变化不大,缫丝厂收来蚕茧制成生丝每吨能赚七八万元之多,而放到现在赚七八千元都很难。当时赚得钵满盆满的缫丝厂,都给工人们发金戒指。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缫丝厂开始在计划外疯狂地收购蚕茧。当时,国家规定鲜茧价每市担210~220元,而在计划外,茧价被抬到每市担300元以上,茧贩子甚至跑到蚕农家里抢购。这很快演变为跨地区、跨省市的抢购大战,各地政府为了防止这块利益被瓜分,纷纷采取“设卡堵截、打击茧贩”等行政手段干预。

  这段被人们称为“蚕茧大战”的历史,很快将凌兰芳卷了进来。

1 2 3 4 5 6 7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