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绸王破茧记:从濒临倒闭到年销20亿

2012-09-17 10:06:47    商界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凌兰芳的故事,并不是10年前后的华丽蝶变,而是10年之间的艰难破茧。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切就像10年后的这场台风,残酷地拍打着前行的路。

  1987年的一天上午,浙丝二厂的老厂长找到凌兰芳,对他说了三句话:“其他乡镇小企业都去外面抢,我们也要去。”“听他们说苏北有茧,你去找找看。”“今天下午就去。”

  凌兰芳二话不说,拿了一个包和一把伞,到食堂换了全国粮票,当天下午就出发了。然而,各省市的严密封锁之下,收购蚕茧谈何容易。当时甚至有领导放下狠话:如果发现哪个农民将茧子卖到外地,就将他家的桑树全部砍光。

  为了找到蚕茧货源,凌兰芳寻遍了江苏、山东、湖南和陕西等地,经常住在蚕农们的家里。好不容易拿到蚕茧,他还要想方设法躲过各个交通要道的盘查。“就像搞地下工作一样。”他将蒲公英草药盖在蚕茧上面,让盘查的人以为他是药贩子,还用女性卫生巾箱子装着蚕茧蒙混过关。更多的时候,他不得不骑着单车,冒着凛冽的寒风,走偏僻的小路躲开检查站。

  在蚕茧大战中,凌兰芳可谓出生入死,例如冒着台风到余杭抢调蚕茧,差点被洪水淹死;抱病到金华去运蚕茧,结果拉肚子直至脱水危及生命。

  一次,他和两名同事从山东沂蒙山区押了三车蚕茧回湖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一位同事当下瞳孔放大、脾脏破裂,被另一位同事送往医院抢救。而为了赶工期,凌兰芳不得不强忍着悲痛的心情,一人押着三辆车上路。

  接下来的两天两夜,他几乎都没合眼,然而灾难再次降临,经过扬州时一辆车突然起火了!千钧一发之际,三名司机慌忙下车找水灭火,而凌兰芳则立即跳到车后燃烧的货物上,不顾一切地扯下烧着的棉布包装。幸好蛋白纤维构成的蚕茧比棉布包装更耐火,凌兰芳及时地把蚕茧抢救了下来。

  当浙丝二厂的工友们看到凌兰芳押着三辆大车回来时,他已是衣衫褴褛、满身是伤,甚至连鞋子都被烧掉了,只好赤着脚从车上跳下来。老厂长来迎接他,他一把抱住老厂长,竟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NO.03 背着巨债的“倒爷”

  命运往往是一个冷硬残酷的编剧,让人欲哭无泪。

  1988年中秋,中央出重拳平息了愈演愈烈的蚕茧大战,凌兰芳出生入死的抢茧生涯终于结束了。他的夫人很不理解:“为了每月仅仅两块钱的奖金,你连命都不要了,家里还有两三岁的儿子,你究竟为了什么呀?”凌兰芳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我将来要当一个不大不小的经理!”他的夫人乐得饭都喷了出来。

  当经理的机会确实来了。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为了获得煤炭、水泥和木材等生产原料,浙丝二厂找到当地物资局,合资成立了一个丝绸物资公司,由深得领导们赏识的凌兰芳出任总经理。

  凌兰芳在夫人面前炫耀:“你看,我这不就当上经理了?”可是,这个经理却并不好当。

  1994年初,由于外商违约,凌兰芳进口的5200吨槽钢延迟到货,这一延迟便撞上了国家宏观调控。这批钢材从每吨5000元的进口价格,一路暴跌至每吨2000元,整笔业务加上利息损失近2000万元。

  凌兰芳一下子如坐针毡,这笔钱怎么还?可是,还没等他回过神来,1995年4月,公司一艘用来运煤的万吨海轮,在舟山正东十海里处不幸被撞沉没,12名船员遇难。在事发现场,见到那些悲痛欲绝的遇难者家属,面向大海呼天抢地的情景,凌兰芳再也忍不住泪水,他颓然地跪倒在地,面朝阴沉的天空和昏暗的大海失声痛哭。

  此时,两大事故一共造成公司亏损3000万元,近一半骨干员工离公司而去,剩下的21个人,人均负债150万元,公司几乎倒闭。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凌兰芳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时常恍恍惚惚地梦见自己被汹涌的海水吞没,半夜惊醒一身冷汗。

  其实,当时这个丝绸物资公司还属于国有企业,遇上的又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亏损,在彼时的体制环境下,完全可以跟银行实行债务核销。浙丝二厂和物资公司的领导都劝他不要死扛。甚至连银行领导也说:“你核销算了,反正都是公家的。”但凌兰芳不肯:“我并不是一个稀里糊涂过一辈子的人,宁可苦死,我也要守信用!”

  然而没过几天,公司就要归还银行11万元钱的利息,但账面哪有这么多钱。凌兰芳号召21名员工一起集资凑了11万元,一日不差地送到银行。银行的领导大为感动,此后还提供过无抵押贷款,帮助凌兰芳渡过难关。可是,要想彻底还清债务,还是要靠经营的手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大型资源型国企之间形成三角债僵局。一次,凌兰芳发了2000万元的煤炭给上钢五厂,钢厂没钱回款,叫凌兰芳去欠钢厂钱的轴承厂讨债。轴承厂将钢材加工成轴承卖给火车车辆厂,火车车辆厂又欠轴承厂的钱,凌兰芳又被推给了火车车辆厂。然而,火车车辆厂没有销路,更没有钱,凌兰芳就这样被推来推去。

  万般无奈之下,凌兰芳灵机一动,煤矿企业运煤不是正需要火车吗?于是,他利用积攒下来的商务关系,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最终将火车厂与煤矿企业整合起来。随后,凌兰芳与这些欠款的大型国企谈合作。他以“抵扣欠款”的方式向火车厂订购火车车皮,让其将煤矿企业的煤炭运给钢厂,同时让火车厂将拖欠轴承厂的费用还清,轴承厂再还清拖欠钢厂的费用,而自己则可以向钢厂索要欠款。

  “倒爷”凌兰芳将一条“债务链”整合成了一条“生物链”。短短两三年间,他帮助宝钢、大庆和神华等国有能源企业清理了10多亿元的三角债,盘活了这些企业10多亿元的存量资产。有些企业还会给他增加10%~15%的补贴,这也为他几年后收购那些濒临倒闭的丝绸企业奠定了基础。

  1999年,凌兰芳终于挣来第一个1000万元。那天在北京签订合同后,他破例打了一回出租车,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大哥大,兴奋地给银行领导打电话:“我凌兰芳站起来了,可以还清债务了!”

1 2 3 4 5 6 7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热点排行

  • 资讯
  • 博客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