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邓锋:做企业要当孩子养 当猪卖

2012-12-20 09:02:51    福布斯中文网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做企业要当孩子养,当猪卖,这个孩子不只是创始人的孩子,而是整个家庭——创始人、投资人和员工的一孩子。他们都要赚钱,你不能只顾你自己。”邓锋在讲述时,没有丝毫后悔。

  在邓锋归来的2005年时的中国,风险投资正风起云涌。但邓锋并不急,成立北极光后,他先和柯严、朱敏几个老朋友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个投资基金。2006年初开始和美国的LP沟通,其中包括美国顶级投资机构NEA和Greylock Partners,成功募集了第一期基金。

  虽然遭遇过80后创业者高燃和视频网站Mysee这样的小波折,但邓锋在他熟悉的世界中屡有斩获:北极光的代表作之一,展讯通信的两位创始人都是他在硅谷就认识的朋友,2002年邓锋以个人投资进入了展讯,“武平和陈大同两人之前都取得过成功,市场大、团队好、有创新,这是我投资展讯的缘由。”展讯的创始团队与邓锋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武平、陈大同这样描述自己:“都在国外做了十几年,都雄心勃勃地想回来做一番事业。”

  创业初期展讯选择了2.5G市场,软硬件结合、集成单芯片的技术路线。第一份工作在英特尔参与设计芯片的邓锋嗅到了创新技术应用于现存大市场的机遇——这也几乎成为后来北极光投资技术类项目的主线。与邓锋有相似眼光的海归投资人也很快聚拢起来,朱敏的介绍下,NEA会同另几家机构先后向展讯投入了3,000万美元。

  事实上,北极光初期投资的项目中,有4个都是和NEA“协同作战”,其中炬力集成、中信医药的成功退出都带来可观的回报。协同作战之余,邓锋也有自己的判断,他长期看好展讯通信,但是担忧MP3芯片制造商炬力集成,两家公司如今的走势印证了他的预言。

  这原本是一个美好故事的开头:创业英雄转身成为顶级VC。但来自云端的北极光创投和邓锋遭遇了险恶的中国互联网江湖,中国和美国两个商业世界,比太平洋还宽广的鸿沟,已经让生于斯的北京人邓锋充分意识到这片经济热土背后的暗礁和潜流。

  投过Facebook的邓锋,在开心网只有5万用户的时候就介入了,“非常早期,所以价格并不高”,他认可程序员出身的程炳皓:理性与稳健。但在社交游戏潮起潮落中,稳健让开心网错过了开放平台的窗口期。程炳皓的个性真实反映在决策上:“你让我回过头去说还会不会考虑那么久,我说我还会这么做的。”

  开心网的兴衰也让邓锋学到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课——巨头垄断。在新浪和腾讯的强势下,邓锋最后选择了“打不过腾讯,就卖给腾讯”,他多少有些无奈,“选择和腾讯合作,因为他们太强势的地位冲击了开心网。中国互联网成功的案例不多,我想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垄断。”

  如果开心网的失利源于垄断,那红孩子则把曾经抱有厚望的邓锋拖入到“风险投资VS.创始人”的是非漩涡当中。虽然苏宁以6,000万美元收购,但北极光投资的母婴类垂直电商红孩子却成为“失败典型”被放到放大镜下检查,回报也不如人意。邓锋不愿意责怪创业者,他的失望溢于言表:“红孩子的情况是,公司的创始人和另一个创始人发生纠纷,都来求助我们,最后我们选择了人数多或者CEO所在的那一方,这怎么能够说是风险资本和创业者的冲突呢?”

  对于外界所言风投控制红孩子导致失败的说法,邓锋难得表达出强烈的情绪:“到现在为止,北极光从来没有派出财务总监到下属公司,也从来没有看见哪家风投派出财务人员去控制公司,至少我没见过。”

  2012年上演了诸多投资人和创业家的戏剧性对峙。和许多风投不同,邓锋不愿意把资本方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这还是那个老问题,谁的公司?VC不能让创业者觉得是为风投打工,但中国的创业者有时连自己的下属都不信任,又怎么能期待风投信任你呢?”

  个人与公司账户不分;有些创业者连出纳和会计分离这样基本的财务常识都不知道;技术型的创业者不懂经营。从公司的搭建到人才的搜寻,邓锋都乐于调动风投的资源帮助。可遇到不懂游戏规则的创业者,道德审判取代商业逻辑,让邓锋有些无所适从。

  在邓锋看来,如果投资人和企业家之间互相信任,以上的问题皆能迎刃而解。他与美团网王兴的相处模式颇为有趣,这位有些桀骜不驯的着名连环创业者在外人看来很难驾驭。“但我为什么要驾驭他呢?”美团算是北极光的“晚期”项目,当时美团可以进入业内前五,邓锋投美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王兴和他的团队,“王兴虽然发散,跳跃,但是他发散的背后有清华训练出来的那种理性和逻辑。”

  邓锋看好团购,除了相中O2O将传统中小企业互联网化的广阔市场外,还有其独特的逻辑:“团购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赚钱之道是价格的差异化,而团购则相反。团购实质是获取用户的一个手段,未来的模式一定会变。”获取用户需要计算成本,由此屡遭挫折的连环创业者王兴和邓锋在战略上一拍即合:“不烧钱。”大前提一致时,邓锋愿意给他充分的空间去施展。

  邓锋不承认他的工程师气质投射到了北极光的选择,但互联网领域的挫折,让他转变和寻求团队支持。小时候6次转学的他自认擅长职业生涯的转圜和适应,网屏上市后,眼看公司进入平台期,他躲进办公室做起了GMAT题目,最后顺利拿到沃顿商学院MBA。

  北极光创投要做一个真正的硅谷式风投:集中于“有竞争壁垒”的早期和技术性项目。邓锋大学时代养成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投资时代,“我确实喜欢工作,闲下来就觉得难受。”他从建立各种资源和网络开始,搜寻闪闪发光的公司,而不是等着创业者或财务顾问送到门前。

  北极光投资的公司,超过一半是清华校友创立的,可即便是邓锋怀有深情的母校,也常常令他备感挫折,“教授观念没转变,而学生宁愿拿高薪去大公司,也不愿意出来创业。有时我甚至会觉得清华人在企业家群体里很弱势。那些普通高校的学生,倒是有一种什么都不怕的冒险精神。”

1 2 3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