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郭台铭与王传福的江湖恩怨

2009-06-16 21:54:37    IT时代周刊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至今也无人知晓,王传福2002年末受邀去台湾拜访郭台铭时,怀揣着哪般心态。但当时的实情是:比亚迪只是一家做手机电池的小企业,而富士康已是手握几十亿美元订单的世界级代工航母。

  第三章 两个男人的战争

  在台湾阿里山主峰上,耸立着一棵参天大树,主干已折断,但分枝却葱郁遒劲。这棵被称为“阿里山神木”的古树,高52米,树围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郭台铭喜欢这棵树,并用它来比喻鸿海,“‘阿里山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

  郭台铭,1950年出生,自幼家境贫寒。作为家中的长子,他靠半工半读结束了在一所海员学校的课程后,于1973年出资10万元新台币,跟朋友在台北县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几个月后,原有股东抽身而出,鸿海成了郭台铭一个人的企业。

  熟悉郭台铭的人都承认他是一个商业天才,感叹其超强的市场敏感度和顽强的毅力非一般人所能比拟。据悉,为了开拓美国市场,郭台铭曾在雨中苦等客户4个小时;为了跟大厂商做生意,他曾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足迹踏遍美国32个州……他对客户看得最重,“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在他眼里,做企业就像练武功,要从扎马步、站木桩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只有练就一身功夫,才能行走江湖。扎实强硬的领导风格,是他打造鸿海王国的法宝。

  不过,郭台铭人性中的弱点也比较明显。和他共事过的一些台湾业界人士评价他“专断、高傲、独裁、摒弃民主……”

  而作为一家“家长制”企业,富士康的企业文化也打上了太多郭台铭的烙印,大小决策都得由他一手拍板,任何级别的主管犯错都会被叫去罚站。正因为如此,富士康在内地的形象并不好,各种各样的负面消息铺天盖地。

  据王传福回忆,他当年在台湾跟郭台铭在房间里对话时,富士康的部门经理都站成一排守在门后,涉及到某个具体问题时,郭台铭叫一个名字,此人就低着头进来,汇报完工作后还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富士康等级森严给王传福印象深刻,但他对这种文化不以为然。

  “在富士康,员工没有认同感,没有归属感。”刘根边说边露出左手臂上一道约莫5厘米长的伤疤,“这是我两年前留下的痕迹,当时公司正在赶货,被机器划伤后,我向主管请求去医院包扎,被无情地拒绝,并被告诫若耽误交货时间后果自负。”

  富士康几乎所有中高层都来自台湾,这种不平等的文化,也激起了内地员工们的反感。据悉,从台湾派来内地的4000名高管,他们的工资相当于5万名内地员工的工资总和。在刘根看来,郭台铭对内地员工不放心,也不重用,这种用人方式很难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和郭台铭一样,王传福的出身环境也不好。

  王1966年生于安徽无为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早逝,他靠姐姐跟哥哥的接济,才艰难地完成中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学业。创办比亚迪前,他曾是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当他看到当时作为款爷标志的大哥大手机一部就要卖3万多元时,王传福认定手机充电电池大有可为,于是用借来的250万元资金在1995年创建了比亚迪。

  早期,王传福带着10多名员工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打打敲敲”,拿不出足够的钱建生产线,只好组建人力流水线,关键生产设备则以自行研发的机器代替。这样半自动化的生产线,却造出了低价的产品,日本卖8美元/块的电池,比亚迪只要2.5美元。

  也和富士康处处闪现着郭台铭的身影一样,比亚迪身上王传福烙印也很深重。但唯一不同的是,王传福在同事和员工眼里很随和,他中规中矩的大分头让人觉得很亲切。不过,这并不妨碍王传福在公司树立威信,他不按常理出牌,带领比亚迪一次次从竞争对手口中上演虎口夺食。

  熟悉王传福的业内人士认为,他不是一个典型的管理者,反而更像一个技术人员,经常与技术人员呆在一起探讨技术难关,其对技术的痴迷,胜过所有员工。当年,比亚迪没钱建电池干燥室,他就想出添加一种吸水的药剂替代,效果很好。

  还让人感觉王传福与郭台铭不一样的是,前者深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富士康,员工地位不高,出差后要报销相关费用,必须把每笔支出交代得一清二楚,而公司高层花钱却大手大脚,无人过问,高层领导的包机出行更是司空见惯。而在比亚迪,高管和员工一样,出差一律都坐经济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及会议。在对待员工上,王传福也不像郭那样苛刻,该花的钱从不计较。

  一位从富士康跳槽到比亚迪的员工在经过一番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比亚迪与富士康最大的不同就是“尊重”,比亚迪也推崇节俭,但员工会过得踏实,没有在富士康那种拘束感。在比亚迪,管理层跟员工一起在食堂吃简单的饭菜,不搞特殊化。

  该员工还认为,王传福对人才的重视是比亚迪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力,他相信人才是比亚迪的最大生产力。而事实上,比亚迪数万人规模的工程师队伍中,很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也能接触核心技术。在他看来,要想留住人,关键是建立一种文化认同。从比亚迪成立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秉承这样一种理念。有人说王传福更像是一个心理学家,他对员工的心思明察秋毫。

  正因为王传福敢于蔑视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认为创新来自于整合,这种思维解放了比亚迪的思想,并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了常人不敢想的奇迹。王习惯埋头做事,不喜张扬。即使两家公司的官司闹得满城风雨,他自身的曝光度并不高。不知不觉中,这位郭台铭曾经不入法眼的人,正在对富士康完成颠覆。

  现在,轮到王传福开始漠视富士康,他认为自己的公司在技术上强过对方,富士康仅是一个模具加一个手机整机代工,而比亚迪有电池、汽车,涉及到众多核心技术。他甚至幻想,2025年,比亚迪汽车要做到世界第一。

  不过,比亚迪依然稚嫩,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并不多,而它对游戏规则的漠视,也将树敌更多。靠模仿和抄袭起家的比亚迪,必须改变过往的打法,拿出更多属于自己东西,才能令郭台铭哑口无言。

  相关阅读:

  【人物透视】神秘郭台铭:三十余载发家传奇

  郭台铭的创业路:从连接器王国到鸿海集团

  郭台铭:台湾一代人的缩影 三字头那辈人

  骨子里的晋商郭台铭:重商而务实 精明不失厚道

  郭台铭:郭三条和白报纸架

  郭台铭:魔鬼与天使的三大经营之道

1 2 3 4 5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