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张士平的政商之道:纺织巨人吞下国企

2012-07-26 09:29:32    中国周刊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原本是一个小地方的小人物,却胆大,强势,“野蛮”,并熟谙官商之道。这使他成为中国地方企业家的一个样本。

  通过“外调种子”扩大规模,张士平打赢了第一仗。这一战略后来贯穿在他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步骤。也因此,有人怀疑,“张士平的魏桥,走的是一条朴素而野蛮的大生产路线。”这种争议在后来他的纺织基地扩张过程中,越发尖锐。

  1985年,全国出现严重的卖棉难,张士平带着厂里的供销科长、棉检科长背着棉花到一家国棉厂推销棉花,这家企业连大门都没让他进。他开始想别的出路。

  1986年,张士平成立了一个毛巾厂。因为和榨棉油没什么关系,当时还遭到不少人反对。但他没听。1989年,他又利用企业的600万元积累,共筹集1000多万元,建成了1.6万纱锭的纺纱厂。当时,纺纱领域几乎被地方各大国企占领,民营的很少。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棉纺业的形势一落千丈。先是棉花紧张,各家都买不到棉花。紧接着,国家下达了“限产压锭”的政策。老牌棉纺企业济南国棉一厂、二厂因此相继倒闭。

  张世平认真研究起政策来。国家规定了压缩纱锭的范围:一是国有企业,二是设备属于解放前的进口设备,以及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老设备。而魏桥不同。一是当时属于集体企业,二是采用的上世纪80年代的新设备,均不在此范围内。

  利用这个空子,张士平反而开始收购企业破产出卖的设备和厂房。在棉纺业一片萧条之际,魏桥的规模迅速扩大。

  王果刚也曾问过张士平,国家政策要求限产,你却收购扩张,不怕出问题吗?张士平回答,“先收,总有用得着的时候。”王果刚判断,张士平对“政策”了解得一定很深,“在中国,政策永远变化很快,一个经济政策持续不了多久。不变的是市场。张士平不信政策,信市场。”

  也因此,王果刚评价他,“是一个有逆向思维的人。非常聪明。”

  纺织巨人吞下国企

  一路收购,到了1998年。此时,张士平手里是一家规模28万锭的棉纺厂。棉纺行业,以纱锭个数来衡量企业规模,一般情况下10万个纱锭就属于规模比较大的。一百公里外的滨州一棉,是当时滨州市规模最大、曾经效益最好的国有企业。

  在滨州一棉老宿舍区,住着曾经的国企滨州一棉的老员工。正在下棋的老刘曾经是这家国企的车间主任,“魏桥棉纺当时就是一个镇上的供销社的企业,规模小得很,和我们比那是天上地下。但我们这么大个的国企,还是被它给吃了。”

  老刘说的正是1998年轰动一时的魏棉兼并国企滨州一棉的案例。

  1998年世界金融危机,国内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一棉销量每况愈下,大量囤货,工人歇业,银行欠款一个多亿。

  老刘记得,张士平刚到一棉时,员工们在大门口打出了“滚吧乡巴佬”的条幅。张士平迅速开会,张口反问,“不让我们来,你们能把企业管成什么样?”

  张士平的气场很大,说话很干脆。会场鸦雀无声。在老刘看来,魏桥来的人“很严厉,我们觉得很野蛮。缺乏一些人性”。面对员工们一次次的提意见,新来的领导层直接扔出一句话,“想干就干,不想干滚!”

  今年四十多岁的王某,如今是魏棉纺织的一名女员工。1998年之前,她是滨州一棉的一名国企员工。魏桥来后,她最明显的感触是,新的管理规定非常严格。“早上八点上班,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厂报到,之前是八点到厂就行了。每天工作定量,干不完加班,没有加班费。我们叫‘义务劳动’,几乎每天都义务一个点。以前一个人看几台机子,现在一个人看十几台甚至几十台。”终于,兼并不足半年的时候,员工们罢工了。工人们站在厂门口,要求谈判。谈判的第一条就是,“严格八小时工作制。加班带工资。”

  “直到现在,这个条件也没有实现”。王某和她的同事每天工作完后照例要“义务劳动”。不过,员工们的工资在罢工谈判后有所提升。“现在,我们比其他棉纺厂能高出个三百块左右。”

1 2 3 4 5 6 7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